剛果金暫停鈷金屬出口 短期衝擊市場長期或難改趨勢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2月24日,剛果(金)戰略礦產市場監管控製局發布聲明稱,剛果總理和礦業部長簽署了一項法令,允許監管機構采取包括禁止鈷出口的臨時措施,以防出現影響市場穩定的情況,該措施自2月22日生效,三個月後再進行評估,屆時可能會根據情況調整或解除暫停措施。
受此影響,國內鈷原料供應商大多停止對外報價,上市公司,、等紛紛大漲。
截至2024年,全球鈷產量預計超過30萬噸,增長率為30.7%,其中剛果(金)的鈷產量在22萬-24萬噸,約占全球鈷礦產量的73%-80%。中國有60%的鈷依賴從剛果(金)進口。上述措施短期內無疑將衝擊鈷金屬市場。
不過,鈷原材料端供應相對寬裕,前期供應商囤貨較多,各冶煉廠存貨還在持續釋放,這導致供過於求的局麵難以改變,因此鈷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。
數據顯示,截至2月24日,長江現貨鈷報價14.9萬-17.3萬元/噸,均價16.1萬元/噸,與上一交易日依然持平。2月25日,除硫酸鈷價格出現快速反彈外,碳酸鈷、氯化鈷、氧化鈷報價依然處於低位,並未出現大幅上漲。
對於頭部資源型企業而言,短期將顯著受益。如華友鈷業,擁有剛果金鈷礦資源及印尼鎳鈷一體化項目,供應鏈優勢顯著,鈷價上漲將帶動淨利潤出現明顯增長。但也需應對資源國政策變動及環保成本上升,如剛果金近期上調礦業稅至10%。
對於中遊冶煉與電池材料企業而言,成本傳導能力分化。如寒銳鈷業,依賴進口原料,若海運成本上升或供應中斷,毛利率可能承壓,需通過長協合同對衝風險。
對於下遊電池廠商而言,作為技術替代下的潛在受益者,如,將加速無鈷電池研發,若技術突破或降低對鈷依賴,但短期仍受製於高鎳三元材料需求。
根據鑫欏資訊的調研,某原料廠表示,“已暫停對外報價,可能要停4個月,短期鈷應該偏強,但比較難大漲,主要是鈷過剩太多了”。
而某鈷酸鋰企業也表示,“四鈷供應商這邊會借機漲一點,但實際成交的應該不多,原因是目前國內各家庫存都還有不少,又是複工初期,硬需求不是很多,所以觀望情緒比較重”。
業內普遍分析認為,短期看,供應端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鈷價震蕩上行;但從長期來看,鈷礦產業是剛果(金)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,當地政府不太可能長期維持禁止出口政策,同時政策調整也難以改變鈷資源的長期供求趨勢。
鈷行業的波動本質是能源轉型與資源博弈的縮影。國內企業需在短期價格紅利與長期技術風險間找到平衡,通過縱向一體化與技術創新構建韌性供應鏈。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,具備資源掌控力及技術前瞻性的企業將率先突圍,而依賴單一環節的企業或麵臨淘汰壓力。
注:本文創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信息,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。